优惠活动

中国石油报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    发布时间:2025-07-30 19:45:18

  近年来,全球能源政策和能源话题讨论一直集中在能源系统脱碳化和向“净零”转型的重要性上。过去一年发生的事件提醒我们,转型还需要仔细考虑能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任何成功和持久的能源转型都要解决“能源三重挑战”中的3个要素:安全、可负担和更低碳。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表示,过去一年的事件凸显了全球能源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乌克兰危机导致人们更加关注能源安全,这有望加速能源转型。各国都试图增加本国国内能源生产,其中大部分可能来源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其他非化石燃料的生产。

  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比例正逐步的提升,与之相应的是化石能源的重要性在下降。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由2019年的80%下降到2050年的20%~50%。特别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在《展望》设定的3个情景中,化石能源整体消费均将下降,这也是现代历史上首次出现所有化石能源需求的持续下降。

  全球石油需求在未来10年将会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下,预计2035年全球石油需求为7000万~8000万桶/日;而到205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分别降至2000万~4000万桶/日。在“新动力”情景下,石油需求更强劲,未来10年大概保持在1亿桶/日左右,之后逐步下降,在2050年前降至7500万桶/日。

  当前,随着运营车辆效率的提升和道路车辆电气化加速,石油在道路交互与通行中的使用不断减少,石油需求在展望期间下降。bp认为,即便如此,石油在未来15~20年内仍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展望》中,天然气的发展的新趋势却没那么清晰。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中,近期天然气需求将增长,之后均会下降,预计到2050年会比2019年的时候减少40%~55%。在“新动力”情景下,展望期内天然气需求会一直增长,到2050年会比2019年增长20%。

  预计到205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占比将由2019年的10%上升至35%~65%,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风能和太阳能。得益于电力系统日趋灵活,能够更高程度整合这种间歇性的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的装机容量会增加15倍;而根据“新动力”情景,二者的装机容量将会增长9倍。

  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电力系统逐步向低碳化转型。风能和太阳能贡献了全部或大部分增量发电,这得益于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将这些不同来源的发电高度集中纳入电力系统能力的慢慢地加强。风能和太阳能的增长需要新产能融资和建设的显著加快。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繁荣和全球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力需求大幅度增长。《展望》预计,到2050年,终端电力需求会增长约75%,即在终端消费中,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会从现在的20%增长到2050年的35%~50%,其中90%的增长将来自于新兴经济体。

  从电力所占的终端能源需求比重来说,交通领域增长最大,这主要得益于道路交互与通行的进一步电气化。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中,绝大多数新车销售都会是电动汽车;在“新动力”情景中,电动车占新车销售约40%。因此,电动乘用车和电动轻型卡车的数量从2021年的2000万辆增长至2050年的14亿~20亿辆,占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的50%~80%。所以,道路交互与通行的电气化在3个情景中均有显著发展。

  随着世界向更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过渡,低碳氢的使用将慢慢的变多,有助于使工业和运输中难以减排的过程和活动脱碳。《展望》预计,到2030年,低碳氢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境中的需求在3000万~5000万吨/年。

  低碳氢以绿氢和蓝氢为主,绿氢的重要性跟着时间推移而慢慢地加强。通常来说,蓝氢的成本在绝大多数的地区都比绿氢低,但在展望期内,随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提高,带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价格和电解工艺成本的下降,两者之间的成本差距将缩小。因此,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中,2030年绿氢占低碳氢的60%左右,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5%左右。尽管现在蓝氢所占的比重比较低,但其成本较低,而且也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低碳氢来源。

  在交通领域,低碳氢主要是用来生产以氢气为基础的燃料,用于长途的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脱碳。纯氢则能够适用于长途的道路运输。